
红茶六级叶象发酵理论
红茶的香气:由强烈青草气—青香—兰花香—桂花香—果香— 低香—香低(几手嗅不到香气)
红茶的色泽:青绿色—青黄色—黄色—黄红色—红色—暗红色变化分为六级叶象:
一是感官鉴别。像贵州湄潭茶叶研究所和羊艾茶场研究“发酵”叶象与“发酵”程序的关系,将“发酵”叶象分为六级
一级叶象:青色,浓烈青草气
二级叶象:青黄色,有青草气,小于50%
三级叶象:黄色,微清香,50%-60%,(发酵程度最低的红茶:金骏眉,60%-70%) 1-2级发酵叶,对光透视呈黄色;3-4级呈铜色
四级叶象:黄红色,花果香、果香明显。( 宜兴红茶,发酵程度:以青草气消失,并发出浓郁的花果香味、叶色呈黄红色为宜,程度掌握“宜轻不宜重”原则。发酵叶象以四级为适度。),70-80%
五级叶象:红色,熟香,80%-95%(发酵程度最高的红茶:九曲红梅,95%)
六级叶象:暗红色,低香,发酵过度,(发酵过度,容易出现酸、馊、霉味,红茶发酵宁不足也不能过度)
鲜爽度品质高常在二、三级叶象
强度品质高常在三、四级叶象
浓度品质高常在四、五级叶象
滇红,80%-90%,晒红,70%-80%
(1)滇红工夫茶:以中度发酵为主,发酵程度在60%-80%,具有浓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2)滇红毛尖茶:以轻度发酵为主,发酵程度在60%以下,口感略带涩味,色较浅。
(3)滇红碎茶:以重度发酵为主,发酵程度在80%以上,香气浓,口感醇厚,色红亮。
凤牌滇红:
发酵中,芽叶颜色从青绿色→青黄色→黄色→黄红色→红色→深红色→暗红色的变化,黄色前的变化程度不足,深红色后的变化程度则过度。气味从浓烈青草气→青草气→清香→花香或者果香→糖香→纯红茶香。
轻度发酵滇红茶:发酵程度在60%以下,茶叶保留了较多的绿茶特性,口感略带涩味,色较浅。
中度发酵滇红茶:发酵程度在60%-80%,香气浓,口感醇厚,色红亮。
重度发酵滇红茶:发酵程度在80%以上,香气更加浓,口感更加醇厚,色红亮,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相对较少。
不同种类的红茶对发酵程度要求不同:
如工夫红茶品质特点是浓、甜、醇,则发酵程度以达到桂花香、果香为好;
红碎茶(切细红茶)具有浓、强、鲜等特征,则要求发酵程度相对较轻,达到清香或兰花香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