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渚紫笋(古)
一、顾渚紫笋在古代十大名茶中的地位
让我们一同来聊聊古代十大名茶。今日所讲的乃是第三个,实际上此茶的排名并非第三,而是与阳羡茶并列第二。
那么,这并列第二的茶究竟是何茶呢?上次我们曾简单提及,它乃是源自大唐贡茶院所在之地的一款名茶。
这款茶究竟好到了何种地步?竟能令唐朝皇帝如此沉醉,甚至觉得土贡而来的茶都无法满足其需求,非得亲自在此地设立一个官方经营的国营茶厂不可。
这便是全中国首个国营茶厂——大唐贡茶院,如今此地已成为一处景点。在当下复兴古文化的潮流中,这样的举措确实极具必要性。
当您前往湖州,抵达顾渚山之时,便能看到大唐贡茶院重现昔日的胜景,当中还有一座陆羽的大型雕塑,着实美观。
地点已然明晰,就在浙江湖州的顾渚山。
那么这款茶到底是什么呢?便是顾渚紫笋,是顾渚山所产出的紫笋茶。“紫色”的“紫”,“竹笋”的“笋”。
当我们讲述其他两款茶时,都有唐诗作为佐证,此茶也不例外。在当年,有一首诗如此写道:“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其前半句为“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我对后半句的印象更为深切,这颇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韵味。
也就是说,无人知晓是从极其遥远之处送来了这紫笋茶。
这里说白了,牡丹花下金钿动,意味着因吴兴的紫笋茶送达,皇帝极为高兴,准备享用这等好茶。
这紫笋茶啊,您瞧,方才我们说过,“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里又出现了一款好茶,刚一到来就让皇帝满心欢喜,所以此茶必然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
这款茶究竟是谁发现的,又是如何成为贡茶的呢?实际上,依旧是陆羽。
要知道,顾渚山是顾渚紫笋的产地,而我们之前提到的阳羡茶,也就是如今宜兴所产之茶,它们二者颇为有趣,从古至今,彼此距离如此之近,却分别归属两个地方管辖。
昔日,阳羡归常州管辖,而顾渚山,即产出顾渚紫笋的地方,则归湖州。现今依旧这般,一个归属江苏,一个归属浙江,宛如一对冤家。您看,在唐朝时它们并列第二,谁也不肯服谁。
要说为何能够并列第二,其实顾渚紫笋应当说成就了陆羽,的确是成就了陆羽。我们清楚,陆羽在《茶经》当中,他起初到了阳羡之地,发现阳羡茶甚好,便称此茶可供上用,后来也确实成为了历史上的贡茶。
而后当他走访至阳羡之时,或者说走到顾渚山一带的时候,他突然发觉这里的茶比阳羡茶还要出色。实际上在陆羽的心中,根本没有并列第二的说法,在他所认为的所有茶当中,顾渚紫笋应当排在首位。
为何这样说呢?看看陆羽的《茶经》便能知晓了。
二、陆羽《茶经》与顾渚紫笋
陆羽的《茶经》对茶的理解可谓极其透彻,其中诸多要点皆是他在顾渚山一带总结得出的。
首先来讲,陆羽的《茶经》在最终著述完成之际。他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是在顾渚山下投入的,就在此处著成了《茶经》。
另外,在他游历江南名山之时,当他来到顾渚山,便发现这里的茶极为出色。所以在他的《茶经》当中,咱们简单说一说,其中有关于茶的生长环境的篇章写道:“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下面我为大家分别解释一下。
“野者上,园者次”,野者很好理解,就是野放的茶,这是最佳的标准。就茶园管理而言,如今也是如此。比如说云南的普洱茶,像古树的、野生的这类。而标准的台地茶,因管理过多反而不佳。从大致的方向来说,确实是这样。倘若我们能做到这个茶园少有人烟,无人过多管理和干预,那么这个生态环境定然是最佳的。所以才有了“野者上,园者次”。
“阳崖阴林”,为何叫做“阳崖阴林”?这意味着周边环境得有配套,说白了,就像您住的房子虽是别墅,但周围的绿化面积也得跟得上。绿化面积过小,就如同仍住在高楼里。
“紫者上,绿者次”,咱们来解读一下,它说的是早春时节高等级茶刚抽出芽时的颜色色泽。紫者上,绿者次。就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多为绿色,就如您所理解的,多数时候我们真正采茶时,询问采茶阿姨,紫色的芽并不多见,多数还是绿色的。比如早春的安吉白茶,它抽出的芽可能偏黄嫩,但紫色的芽也不多见。不过,还是有的。我在洞庭山的西山产碧螺春的地方见过,在顾渚山一带的早春时节也有。就是早春最早的那一波,温度较低时,头一波抽出的芽,就有一部分是紫芽,紫色的头一波,非常有趣,五颜六色,到手的芽有紫有绿。但大面积的紫色芽是见不到的。这只能说明随着环境的变迁,茶树产生了变异,紫色的芽越来越少。在当时来讲,这种茶所制成的茶叶品质被认定为最高,内质也是最好的,所以顾渚紫笋的“紫”便是如此而来。
“笋者上,牙者次”,这里的“笋”,其实说的形态就如同早春从地里冒出的竹笋,又矮又胖。“牙”则比较纤细、细长。通俗来讲,矮胖的比细长的要好。但凡您了解的话,任何东西的生长周期都有规律,比如长的这种,温度低时抽芽慢,生长也慢,积累的内含物质就多,会长得粗壮,后期天气热了抽的芽就又细又高。就像早春,如今我们追捧的像福鼎的白毫银针,最早的那波小米针,又矮又胖。后面的就是细长的芽了。
所以才有了“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意思是说茶树抽出的芽旁的叶子,是卷曲的还是舒展的状态,这也能体现出茶的优劣之别。
正因为在顾渚山发现了顾渚紫笋,陆羽才有了“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的总结,这相当于对他以前的总结进行了推翻和二次加工,这也正是我们在陆羽《茶经》的定稿中所能见到的内容,所以我常说。
顾渚紫笋成就了陆羽,也成就了他的《茶经》,而且在《茶经》当中还有一句话,就生态环境而言,我们常听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裂壤,下者生黄土”。最好的茶一定是生长在乱石堆里的,像顾渚山一带的野山坡,那些野茶园,就符合“上者生烂石”。都是乱石堆,在这种环境下,才有可能长出好芽,才有优质的顾渚紫笋。
所以从这几点都能证明陆羽对绿茶、对顾渚紫笋的认知。您看我们说蒙山茶,直接说蒙山,阳羡茶,直接说阳羡。但到了顾渚,这顾渚紫笋,他指明是这种笋形的、紫色的,一定得是冷天气时,紫色的笋形的芽。这才是顾渚紫笋,这才是好茶。
三、顾渚紫笋与大唐贡茶院的渊源
当时呢,在隔隔壁那个。常州正在做茶的,也正在愁着今年这个朝廷昭交办的这个任务,怕完不成啊,数量不够啊是吧?早春时节,这个茶那没那么多呀嗯。
那正好,你这里有好茶了的话,他索性就把这个茶就带给皇宫了,又带给了上面的领导,上面的领导最终给了老大,然后给到了皇帝手里,皇帝一喝,嗯,不错,这里是好茶,然后后来的时候的话。
就开始大张旗鼓的,然后就在顾渚山上就建立了大唐贡茶院,最盛的时候的话,有几千人共同在做顾渚紫笋,在做这个茶。
前前后后,光皇帝派来的就是说白了,以现在来讲的话就是说得是什么一个级别的干部,省长级别的干部呢?前前后后派过去得有 40 个。部级官员专门盯着做这个茶对就就专门盯着 40 多个,整个唐朝就派出去得有 40 位官员去专门盯这个,他说明什么问题,朝廷对他有多么的重视,皇上得多喜欢皇帝得有多喜欢。
这个茶也是从那时候起,在历史上也是最长时期的皇家贡茶,一直持续了 800 多年。800 多年的楚皇年素茶嗯,所以他和杨县茶是并列古代十大名茶的地方,然后第一批茶也叫集成茶,在清明前的时候一定要抵达长安。
祭是什么呀?也是祭祀宗庙用的祭祖的哎,清明前基本上你看哈,我们从浙江湖州到长安。基本上,清明前十天我就得出发,所以说这个茶也被称之为集成茶,十天你就得出发,你前面还得制作呢,所以说你就可跟见的话。
清明节十天,我们以现在来算啊,清明一般四月初清明节前十天的话就是三月的下旬,那你在真正制作的时候的话,三月中旬一定要做,甚至说三月中上旬。
但是你现在想想,我们以现在的整个的气温来想想,三月中旬的时候的话,您到了这一带的时候,您去喝龙井也好,包括喝碧螺春也好,一律没有还没栽呢对呀。
所以说这种茶的话也是难度很大的,也就因为如此,后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京唐一代以后的话,你会发现到了后朝,到了宋朝。
应该说,唐宋以至爆爆破到了后边的元朝,为什么说我们的这个御茶园会往南走?就是因为我们需要的这个茶,又经过一个小冰河期,温度比较。好冷的一个时期,清明节前根本茶都没冒芽了,我上哪给你弄这个茶去没辙了,所以说听大师说,那得了,咱往南方走吧。所以说贡茶的贡茶御茶园也就往南方走了,但是这是在宋慢慢开始的,但是唐朝的时候的话,就像我们今天跟。带了两道的这个顾渚紫笋一样,顾渚紫笋成就了陆羽,陆羽直接就说此茶“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
四、顾渚紫笋的现状与品鉴
就是说可以上供是吧?我在想你发现洋县茶的时候也差不多这么说的,反正甭管怎么着,多亏了他,我们有了认知了这款茶,然后上面才看到了这一款好茶。顾渚紫笋的地位在唐朝,在喝到嘴里的这个角度来讲的话,确确实实算是上第一哎,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还有机会能尝到这个顾渚紫笋吗?
嗯,现在现在顾渚山一带,就像我们刚才一开始提到的,您去湖州去旅游的时候的话,可以去看看大唐贡茶宴,现在是收门票的一个景点儿了,然后晋级以后的话。您能感觉到这里的气候是非常宜人的,环境确实很好,别说是别说是那个大唐贡茶院,在这里做茶了,搁以前的时候的话,这里就非常适宜居住的一个地方。环境非常的清幽,旁边都是竹林,然后的话呃,现在有了这个大唐贡茶院,应该说也是当地的吧,在开始做这个复兴之路。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整个的浙江来讲的话,浙江的 GDP 不用茶叶代用,就像我们说龙井也好,包括江苏的碧螺春也好的话,为什么这些茶好多茶它走不出本省去?
因为当地富富人挺多的呀,人家当地都喝这些东西,包括阳澄湖大闸蟹这些东西,当地就直接消化了了。不用说,非得说像我那个福建桐木山里一样,老百姓就靠这个茶来一年的收成指望他呢,所以说在在顾渚山一带也是如此,现在嘛,有在复兴有在做,
但是的话。现在的顾渚紫笋是烘青了?对,从蒸青改成烘青了,然后改成烘青以后的那滋味儿,各方面来讲呢,跟以前是肯定是不一样的,并且你在。你要是去了大唐公园的话,你会看到有有一个地方,就是有一堆呃,有一堆孩子也在模仿唐朝的那种做茶的工序来,也在做茶,因为我们知道在唐朝的时候我们喝茶的时候是。
首先把茶拿东西蒸软,蒸软了以后的话,借一个模具给它碾碎了,直接就说白了,给它弄切剁碎了,就跟我们现在捣蒜泥儿一样。捣碎了以后的话,再拍成一个个的小圆饼,然后中间再穿个孔,再给它弄干了,以后喝的时候的话。再火上烤一烤,拿个茶盏,然后茶碾给它碾成木耳,把茶渍避去,然后。只留这个精华的部分水烧开了以后,往过了一天,那是以前唐朝的一种喝茶的清茶的一个方式,现在虽然在做,但是的话,我们最多就是说。了解它的文化的一个内核吧,然后很多的东西的工艺没有办法像以前那么精益求精了,也做不出以前那个味儿道来,你现在也不是唐朝人喝茶的一个方法,对对对,毕竟我们现在的饮茶的习惯。
那么多的名誉绿茶,就是为什么说我说这个的版本,为什么说我说这个古今十大名茶的版本,古代的我是按照。皇帝的喜好跟大家聊了,因为考虑历史时间以及他在这个古代的尊奉的登基地位,哎,然后今天的四大名茶,我是按照我们现在大家。喜好的,然后接触的多与寡来进行划分的哎,所以说呃,顾渚紫笋茶的话,到现在我们已经演变成为红青绿茶了,然后想去喝,想去接触接触的话。
我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去顾渚山去游玩的时候,湖州,浙江,湖州旅游,看大唐贡茶院到古竹山那边还有茶,对吧?还有茶还可以好好感受消化了当地人的意思,您叫当地去对。因为这个茶的话,其实的话应该说不是茶圈儿里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听到这个名字的都很少,不知道您还能不能喝到那个紫色的?笋型儿的这样的茶,一开始我跟好多人一说,顾渚甚至人家好多以为武夷山的冬笋呢,哈哈哈,以为要吃笋呢呃,但是呢。呃,未必能喝到那个紫色的笋型的茶,但是呢,紫笋茶也是当地茶的一个代表,就是用这个名字,我们尝一尝这个呃,
顾渚山上的茶是什么样的味道?是不是能喝出那种大唐盛世贡茶院的感觉,您自己去体验吧,对,但确确实实来讲的话也是一款非常不可多得的一款好茶,尤其是早春时节,刚开始采摘制作的我一直。跟大家也提到过,绿茶家族当中,现在甭管哪个茶区,早春的绿茶都是非常好的对。只要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好,只要是这里这个茶是认认真真做出来的话,一折嘛,价格不会太低,如果说他三五百块钱卖你一斤的话,我敢说一定不是当时。最早一波儿采摘的头村的茶,明前的茶,任何明前的茶都是千元以上,妥妥的啊,然后的话。好的产区,好的环境,好的工艺,然后又加上这种文化的一个传承吧,算是才构成了整个唐朝的这个呃茶叶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个蒸清绿茶的一个体系,现在比方说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啊,我们比方说那这么好的一款绿茶蒸清绿茶,我们聊了三个都叫蒸青绿茶,但是现在都不做蒸。
蒸青绿茶了,那我们想喝一喝蒸青绿茶,能不能喝到呢?还有没有地方在做增青绿茶呢?可说呢,有一个地方有这个绿地方的绿茶也不是特别的出名,但是。这款茶因为它是躲在深山的地方,又是在少数民族地方居住的地方,所以说却完完整整的把唐朝遗留下来的这种韵味儿。这种唐朝的蒸清绿茶的工艺。至今保留了下来,哎,这款绿茶叫什么名字?叫恩施玉露啊,湖北恩施玉露,这款茶到现在。还是按照以前传统的真青绿茶的方式,在制作的是目前我们国内少有的蒸青绿茶,大家如果说去恩施恩施,当然。湖北很美的一个地方,你要是即便到不了的时候的话,去哪里出差去武汉?如果说嗯,中转倒个车啥的话,也即包括您去登一登黄鹤楼的时候的话,都能品尝到恩施玉露。拿二两尝一尝对哎,难得还有的这样的一个蒸清绿茶对绿茶家族当中有蒸有炒,有烘有晒,然后蒸清绿茶又是另外一种风味嗯。
大家我觉得啊,应该喜欢绿茶的时候的各种口味儿都自己去尝一尝,找一找感觉烘嘛。有烘的那种衣幽香,然后蒸嘛,有蒸的那种原汁原味儿,保留了茶叶最本的那种本味儿草嘛,有栗香香型肯定是更迷人一些。
所以说各种茶一定能找到适合您的味觉的一个体验古迹十大名茶,我们说古代的前三名,还有一个并列第二。唐朝的唐朝,三个对我们到今天为止跟大家说完了,接下来要开始进入古代十大名茶的第四季,这哥们是谁呢?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