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和白茶 – 福建的茶
一、政和白茶的悠久历史
今天聊的是政和白茶,因为我们知道整个的闽北地区好多地方都产这个白茶,只是最出名的,现在应该说还是福鼎吧。政和白茶历史其实也蛮悠久的,据说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期,这里就已经有茶了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这个白茶,我们今天聊的是白茶嘛,它出现就比较晚。
白茶的历史,从推理的角度来讲,那可能是六大茶类当中最早出现的,因为它的制法最简单,采摘下来以后的话,叫“伐而掇之“就可以。采集起来加以应用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的话,最原始茶应该是白茶。
政和的茶据说在商周时期就有,但是出名呢,是宋朝的时候,从这个关隶县改名叫政和以后才出名的政和白茶,政通人和的政和白茶,政和五年徽宗皇帝把年号赐给了关隶。因茶而赐名的,这是唯一的一个地区,取意政和人通。
二、政和白茶与北苑贡茶院
为什么要赐名给他呢?放眼整个的北宋时期,我们知道北宋时候的话,在这个建阳这边就是政和这一带有一个北苑的御茶园,北苑贡院,是皇家的这个贡茶院。这个贡茶院其实的话,不是宋朝建立起来的,是他打家劫,是他拿的人家的,人家遗留下来的东西。
唐朝末年的时候,在福建有一个招讨史叫张谨,他当年镇压黄朝起义的时候的话,结果死在政和了。他的孩子叫这个张世豪,还有一些其他的孩子觉得这个自己爹战死在这里,把父亲就葬在这里这个凤山脚下了,后来的时候不忍离开,就想在这里,就咱就在这里,这个定居得了。父亲的坟都在这里了,咱就是守着吧。所以说就从此在这里,这个植茶树、植果树开始在这里定居,所以说张世豪整个的家族在政和被封为茶祖。
五代十国时期的时候,后来他的孙子辈儿了,到了后来把自己的这个凤凰茶园,包括方圆 30 里地的整个的这个茶园,献给了这个闽王了,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这是闽国的所在地。所以说,他就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个皇家的独享的一个茶园了,皇家独享专门给皇子来做茶的。凤凰山这个地方,这个凤凰山跟那个凤凰单枞的那个凤凰山不是一个地儿。中国古代叫凤凰山的,叫取这些名字的特别的多是吧,都是吉祥的名字,反正都挺好听。
然后的话,这个地方,因为它是地处在闽国的北边儿,所以取名叫北苑。北苑茶厂的名字,从这时候就有了。后来,老宋家打过来接管了,甭管谁来,茶总是要喝的嘛,朝朝代可以更迭,但是茶山的茶,大家还是要喝的。接管来然后的话,派人督导这个团茶,另外的时候在这里的话,还组织这个民间的斗茶,就是范仲淹里所写的那个民间的斗茶的盛况。
所以说到了徽宗时期的时候,他就是品过了从建州漕运供奉上来的官吏县产的这个茶以后,龙颜大悦。徽宗皇帝还爱茶呀,要不然他写大观茶论干嘛去?喜欢上这个茶了,然后所以说当时就把年号赐给这个县了,因茶而得名。
三、政和白茶的发展历程
后来到了明朝的时候,明朝当中,我们知道关于白茶的论述当中,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当中说“芽茶,以生晒者为上”,就说到了这个白茶的一个基本的生晒的工艺,出现了茶叶的这种以生晒为基本的这个制茶工序的这种茶叶。这种生晒的白茶的工艺是不是这个现在的我们的白茶?不一定,但是最起码的话,它说明了已经在现在这种工业的雏形,应该开始已经有了,既然有生晒了,那一定就有这类的,这个茶叶出现了。
然后至于政和这个地方的话,从明到清就有了一句谚语,说“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牡丹与银针”。就是找对象不看你们家有车有房,看你们家有没有茶山是一个道理的。明白了吧,看重你们家的茶山是不是三坑两涧,是不是有类似老班章,冰岛这样的古茶树一样,有棵茶树,这绝对是这个摇钱树。所以说从当时的这个民间的谚语就可见当时的这个茶叶,在政和来讲的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了,然后的话政和的茶已经开始被大家所认知了。
清朝时期其实的话是政和的这个茶产业的一个大发展的时期,但是的话,这时候的茶叶的话不见得就是白茶,我们知道从历史的这个茶叶的演化过程中,我们知道,政和的茶其实是前面是生产红茶,后边才生产的白茶,他为什么放弃红茶生产白茶?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人家来偷我们的技术,偷我们的茶种,种在了印度,种在了锡兰,那人家有自己的红茶了。然后世界范围之内有了印度,锡兰以及这个祁门红三大高香了。那你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福建有闽山小红,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这些都是红茶呀,但是没落了,比起人家三大高香茶,不吃香啊,没人买了。
为了使这个红茶的出口,更加增加了美感,因为红茶为什么叫 BLACK TEA,就是因为你这个红茶的干茶是黑的呀,颜值不高。然后弄点白茶放在上面撒面,然后演的这个等级高了。就跟咱看茶叶一样,有没有芽决定它的等级对,这是现在一个大家的普遍做法对。所以说撒面的东西到了人家那里一看,哎呀,这是啥东西啊?结果的话,后来的时候人家发现这个东西还挺好,然后从此欧洲开始对白茶有了需求。
那人家的需要,推升了国内开始尤其是像政和这些地方本身产红茶,红茶不行了哎,他要白茶了,那我就做白茶呗。所以说,史料在记载当中的话,鸦片战争以后的话,小 20 年的时间,光绪时期就已经开始改制大白茶了。到了光绪 15 年左右的时候正式开始以大白茶这种粗壮的这种芽儿,精致从银针出口到欧美港澳地区,其实到这时候就已经主要是做白茶的银针了。这是应该说政和白茶的第一次的鼎盛时期。
政和白茶的话,经过第一次的这个兴盛,就是在清末的时候。第二次的兴盛,其实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间的话,那段战争的时期,茶叶这个事儿就搁浅了,命都遭不保息了。到了和平时期啊,国家发展的时候大家才有闲工夫喝茶去,有滋有味的去品品它。所以说后来的时候因为战争一下子跌入低谷,第二次的这个兴盛时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刚开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后来的时候弄得不是很好,当时的时候生产出来的好多红茶,不就是还偿还苏联的这个贷款。后来的时候关系交恶,这个红茶一下子出口就减少了,往苏联运送的红茶也是不行了,所以说白茶再继续重新恢复生产。可见各个地方生产的这些茶叶,它一定是国家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生成什么,白茶又重新再恢复生产。然后这时候的话也是还有另外一个诉求,就是也是为了侧面的打压台湾的白茶的市场,大力发展一个白茶出口。在 70 年代的时候的话,尤其在流行于港澳地区,还是很认这个政和的这个白茶的。
第三次的话,应该说就是现在了。因为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我们在 2008 年前后的时候开始在推广,我们也认识到了白茶的一个非常好的一种养生的功效,一说喝白茶能去火,能抗氧化,然后老白茶的话,老少咸宜。
四、政和白茶的市场现状与辨别
所以说你会发现现在真的就是一个白茶,一个黑茶,大家开始喝茶,越来越专注健康了,而不是靠嘴巴喝茶,而是靠身体去喝茶了,然后越来越会喝茶了。所以说白茶的这种主产区,你会发现除了福鼎以外,福鼎带火了,应该说福鼎就相当于红茶里的金骏眉一样,福鼎一火周边的政和、松溪、建阳这些原本本身这些地方就是做白茶、做红茶的地方的话,一下子借这个东风就开始出现燎原之势了。
现在的话,基本上政和白茶的行情就是在我们茶圈儿的业内的行情,对它的一个认知其实不亚于福鼎白茶的。反倒福鼎白茶大火,以后的话你会发现有好多市面上那种真假李逵就会出现,每年的时候的话,其实很多四川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运往福建当福鼎白茶卖。
大家可想而知了嘛,几百块钱一斤的白毫银针从哪来的呀?当地的福鼎、政和的茶青价格都不够,所以大家一定要算明白这个东西。其实,拨开迷雾见晴天,一点儿都不难,就是你一定要抱着理性的心态,不要抱着捡漏儿的心态。就好比说现在你去逛那个潘家园一样,你还老想着你能捡个漏,捡个宋瓷,那真是想瞎了心了。你要是说咱就是想弄一个假古董,画片好看一点,摆着玩,下边甭管是谁的款儿,我就是要的就是一个仿古的一个东西,保准买不错,花不了冤枉钱。花几百块钱你想买现在市场正常价格上千块钱的东西,凭啥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政和白茶的产区与品种
政和这个地方,它的这个整个的一个产区啊,呈东高西低的这么一个势态,东部的茶区都基本上在 400 米海拔以上,西部的话 200 到 400 米。东部的茶区的话基本上的话是冬暖夏凉,它的滋嫩性比较好,滋味也比较鲜爽,然后西部的茶具也不差多酚类的物质积累的比较多。所以说西部的茶区比东部茶区来比起来以后,茶叶的这个浓醇度啊,耐泡度要高一些,这都是根据它这个纬度的高低所决定的。
然后另外的话,政和白茶的话,还有一些东西就是品种,我们讲哪一个地方茶叶都一定要跟大家提一下品种。政和当地的话,它有政和大白茶,这是当地的呃,算是当地的一个品种,你一听这个名字,它以政和来命名的是吧?就是当地的那种大白茶嘛,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光绪年间广植开始改植的这个大白茶,政和大白就像福鼎大白一样,包括福安大白一样。每个地方冠以前面的地名呢,就是它的根儿,它的原生的地方就在这里。
政和有政和大白,也有政和菜茶,也叫政和的小茶,跟大白是相对立的,政和大白的话,它是晚生种,发芽比较迟,但是它是属于小乔木类,它不是灌木类的,小乔木类的。它这种茶树啊,就是茶籽儿的话极不容易成活,所以说它基本上就是无性繁殖嫁接来的。
所以说有性繁殖呢,就是政和的菜茶了,就是这个小群体种的那种小茶了,这种茶的茶芽不够肥壮,所以说这种茶的话几乎不会用来做这个银针这一类的茶叶。它其实更适合做牡丹,所以政和的牡丹比银针,更被大家所熟悉一些。现在呢,政和主要栽种引种来的福安大白,福安大白更适合做银针,也适合做牡丹。
六、政和白茶的工艺与老茶魅力
政和白茶的工艺基本是一样的,就是采摘完了以后进行萎凋,萎凋完了以后干燥,没有进行一个下锅的杀青,也就不形成一个所谓的发酵,所以说它是不发酵茶。但是其实在萎凋的过程中,它伴随着一些轻微的发酵,你可以把它看成轻微发酵,微发酵或者不发酵都可以。
传统上,政和白茶的萎凋和福鼎白茶的萎凋有点不一样,政和白茶主要是室内阴干,有知名的萎凋廊桥;而福鼎白茶是日晒,不过现在来说,是复合萎凋为主,就是室内机器萎凋加日晒,纯日晒的很少。
最后的干燥也是进一步的失水,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 8%以内,其实能达到 6 是更好的,国家规定是 8,能达到 6 的时候的话,就是它比较适合长期保存,长期保存的过程当中,它能寻求进一步的转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能转化出来更多的药用价值,七年茶会更好,口感茶性也会从偏凉变成温和。
然后的话,我们现在喝到的好多白茶,为什么要喜欢去喝一些老茶?当年的新茶呢?我最多的时候,天热的时候解解暑气。但是最多还是要饮用三年到五年的茶,这种茶的话,它的对我们的健康来讲的话是更好一些,茶性更温和一些。
另外再多说一下,就是关于这个政和白茶的这个口味儿区别吧,如果说非得要拿根福鼎白茶,现在主流的我们进行一个大致的一个对比吧。政和白茶的当地的品种就说政和大白,它这种品种的话,茶的叶片比较厚,取决于它的当地的水土跟品种,这种茶就造成了它怎么呢?它的叶片比较厚,制作出来的干茶以后的话,它比较醇厚,耐泡度要高,香气的话是比较内敛的,香气内敛偏一些,豆香啊,粽叶香这种香型。
而福鼎白茶叶质比较薄、毫比较多。毫多,它的栗香、花香多一些。一个就相当于这个炒青跟这个烘青一样,一个是走张扬的一个风格,福鼎白茶的香比较张扬,比较直接。而政和白茶比较醇厚,比较内敛,这是简单的一个对比,当然更深刻的一些东西的话,大家可以在喝茶的过程当中慢慢的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