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皇帝都喝什么茶
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喝茶可讲究了,每个朝代都有自己钟爱的茶品,这些茶不仅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制茶工艺,还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
唐朝那会儿,皇帝们最爱的是蒙顶山茶和顾渚紫笋。唐玄宗特别钟爱蒙顶山茶,还专门在四川雅安搞了个”皇茶园”,这茶金贵到什么程度呢?连祭祀天地祖宗都得用它。而唐代宗则迷上了顾渚紫笋,据说这茶还是茶圣陆羽推荐的。那时候的贡茶院规模大得吓人,光盯着制茶的官员就有四十多个,比现在某些国企的领导还多。
宋朝的皇帝们玩得更花,宋徽宗就是个典型。这位爷治国不怎么样,喝茶倒是喝出了新高度。他喝的”龙团凤饼”金贵得很,一年就产四十饼,每饼半斤重。这茶做得那叫一个复杂,先榨汁倒掉,再磨成末做成膏,最后压成饼还要雕花。他还专门写了本《大观茶论》,教人怎么斗茶、点茶,把喝茶搞成了艺术。可惜玩物丧志,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到了明朝,朱元璋觉得前朝太奢侈,大手一挥”废团改散”,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团茶了。他儿子朱权更绝,直接发明了我们现在这种泡茶法,茶水分离,这才算真正开始”喝茶”。明朝还搞出了炒青工艺,这一创新可不得了,直接为后来的红茶、乌龙茶铺了路。
清朝的皇帝们口味就更丰富了。雍正特别喜欢普洱茶,专门在云南困鹿山搞了个皇家茶园。乾隆皇帝更是出了名的茶痴,不但给龙井茶封了”御前十八棵”,还发明了”三清茶”,用梅花、松子、佛手泡茶,讲究得很。这位爷还说过一句名言:”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对茶是真爱。
这些贡茶虽然金贵,但确实推动了茶叶技术的发展。从唐朝的蒸青,到宋朝的榨汁工艺,再到明朝的炒青技术,每一次进步都跟皇帝的喜好分不开。现在想想,要不是这些皇帝们这么爱喝茶,说不定中国的茶文化还发展不到这么丰富呢。不过话说回来,像宋徽宗那样沉迷茶道不理朝政,那就真是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