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PDF

安吉白茶(今)

一、安吉白茶简介

咱们讲完了古十大名茶,如今来讲现代十大名茶。今天要说的第四个,即现代十大名茶中的安吉白茶

前四位皆为绿茶,对吧?此排名顺序并非一定依据市场当下的认可度高低来定,而是依茶种排列。可以说在这十大名茶里,并没有太多清晰明确的排名先后之分。毕竟不同的茶就如同奥运会中的男子组与女子组,并非同类,让它们排名实非合理之举,像金骏眉和龙井,怎能评判孰优孰劣?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茶种和茶类,各有自身独特之处和专属市场。

今日所讲的安吉白茶,龙井、碧螺春、猴魁这三种,咱们此前讲过,它们在以往的十大名茶评选中频繁现身,然而唯有安吉白茶,仿若新生茶种。嗯,如今咱们所熟知的安吉白茶,实际上是 80 年代之后,山民于山间偶然发现的一株茶树品种。在早春时节,它萌出的叶子呈纯白之色,随后这一品种经过无性繁殖引种,逐渐形成规模,才有了如今的安吉白茶这类茶树品种。

白茶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陆羽在《茶经》中提及,永嘉县东 300 里有白茶山。后来咱们查找地图,探寻永嘉县的位置,其位于浙江南部,东 300 里近乎抵达海边,不少人便说,是否应为陆羽写错,应是永嘉南 300 里,指的是福鼎白茶。我觉得,陆羽所著的《茶经》篇幅简短,他定是字字斟酌,如此关键之字,怎会出错?所以这种说法较为偏颇。

到了宋朝,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中,也有关于白茶的重要论述。称白茶自成一格,与常见之茶不同,其枝条繁茂,叶片纤薄,于山林阴翳处偶然生长,非人力所能掌控。意思是说,这种茶和咱们平日里所见的茶大不一样,是单独的品种,在山林中偶然出现,并非人力所能培育,说白了,这是一种野生茶,一种具有白化现象的茶叶。

现今谈到安吉白茶,其实不难理解,就如同动物界的许多动物,存在白化现象。比如咱们以往听闻的,像《新白娘子传奇》里的白蛇,还有白狐、白雀、白猿等等。尤其在金庸的武侠神话故事中,那些动物一旦变白,就仿佛成仙了一般。包括您看,武夷岩茶中有一款叫白鸡冠,其出现与道家一座重要的寺庙白云寺,以及相关的道家故事有关,正因其蕴含着仙风道骨的灵性。白茶,安吉白茶,在此还是要先跟大家说一说,安吉白茶是绿茶,而非白茶。

咱们对于六大茶类的划分,并非依据颜色,而是依照发酵度和制茶工序。不发酵的是白茶,全发酵的是红茶,半发酵的是乌龙,后发酵的是黑茶。而安吉白茶的工艺决定了它归属绿茶,因其未经过发酵。

它是何种绿茶呢?这也挺有趣。这安吉白茶说白了是什么绿茶?它作为浙江一款著名的绿茶,这两年颇似初出茅庐的小鲜肉。它并未效仿浙江的传统制茶方式,不是纯粹的炒青绿茶,而是半炒半烘。准确地说,是炒完之后拿去烘,这就如同炒完肉又拿去烧烤一般。所以从工艺上看,颇具创新,而且其特质也饶有趣味,人家凭借一招鲜吃遍天。安吉白茶最大的特点便是氨基酸含量极高,比起早春的龙井和碧螺春,要高出数倍,比普通绿茶更是能高出四五倍,氨基酸含量高,就意味着此茶的鲜爽度颇高,堪称绿茶中的鸡汤。确实有道理啊,饮用这种茶时,您会感觉特别鲜爽。绝不可能有苦涩之味,倘若您喝安吉白茶时,尝到了一股草腥味的苦涩味,那必定不是正宗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它为何取了这样的名字呢?您瞧,不学习跟前的传统工艺也就罢了,连名字也起得如此特别。原本您是老李家的孩子,您却给自己起个洋名,今天跟人说,明天要跟隔壁王大叔说自己改了名。您姓李,结果非要自称乔治、约翰之类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您取这么个奇特的名字,让周边的邻居作何感想?但其实它是有缘由的。它这种白化现象与陆羽《茶经》中提到的白茶山,以及《大观茶论》中所讲的那种叶片纤薄、非人力所能培育的白茶,属于同一类,说白了就是茶树的变异。

也就是说,这种茶树品种在早春抽芽萌动之时,如果温度低于 23 度,萌出的芽便是白色,呈乳白色;若高于此温度,就会变为白绿相间,温度再高,直接抽出的便是全绿的芽。嗯,所以说这是因温度导致的变异,只有在低温状态下,它才会有这种白化现象。如此一来,大家也就明白了它为何叫白茶。安吉是其产区,它产自浙江安吉这个地方,就是拍摄《卧虎藏龙》中那片竹海的所在,风景极为秀丽,安吉所产的这种具有白化特征的茶叶便称作安吉白茶,嗯,您现在明白了吧?它其实是一种产生了白化现象的茶树,因其茶叶鲜嫩洁白而得名,但它确确实实是绿茶。

安吉这个地方咱们知晓,其取名意为安且吉兮,风景秀美,森林覆盖率颇高。所以我常说,浙江这个地方,确实是盛产绿茶的好去处,浙江各地都有名优绿茶,像顾渚紫笋安吉白茶、龙井等等自不必说,还有一些小众的,众多名优绿茶在浙江涌现,哎,此地非常适宜产制绿茶。

二、安吉白茶的市场影响力与制作

安吉白茶在近些年来,作为新四大名茶之一,可以说在近40年里,于绿茶圈中算是颇为火爆的一款茶。咱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网红茶,毕竟网红茶往往昙花一现,而安吉白茶却是实实在在地红火了许久,在绿茶圈中堪称“小红人”一枚。这几年,它凭借一招鲜——那出众的鲜爽口感,可谓独步茶界。说白了,在其他方面我可能比不过你们,但论及氨基酸含量和鲜爽度,我就是第一。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其典型的特质以及颇高的外观颜值,泡出的茶汤呈黄绿之色,而且氨基酸含量高,口感鲜爽,如同绿茶中的鸡汤。口感辨识度高,颜值又出众,所以它的对外宣传也极为简洁,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让人铭记。正因如此,这些年在整个浙江,除了安吉,周边其他地方也纷纷开始引种安吉白茶

这几年,安吉白茶在绿茶圈中确实相当红火,其核心产区仍在西龙乡。您若到了安吉,便会发现有一个规模极大的绿茶茶青收购市场。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呢?比北京著名的马连道茶叶街还要长。您从这头慢慢悠悠走到那头,两侧全是售卖茶青的摊位,周边则是茶叶加工厂,收购茶青后进行加工。慢慢溜达的话,毫不夸张地说,得走上半个小时。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每天只要天气晴好,尤其是下午,这里便人声鼎沸,大家都开始售卖茶青。上午采摘,下午交易,对于当地茶农来说,茶就如同北方的粮食,是一种农副产品。他们雇人采茶,采完拉到市场售卖。卖完后,收购商收购回去,第二天接着采摘。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安吉白茶这几年产量迅速扩张,工艺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全机械化操作。如今已很难见到有人制作安吉白茶还采用全手工方式,这也没必要,因为从安吉白茶的条形来看,就是先简单炒制,机器炒完后,接着进行两道工序,先是粗烘,待温度降低,再用另一套设备进行第二次复烘,两次烘完便成了成品茶。在这个过程中,安吉县规模不算大也不算小的茶企,晚上派五六个人,您知道一晚上能加工多少茶叶吗?几千斤!我说的可不是茶青,而是几千斤干茶,这效率远超传统的手工茶。您想想产量极小的太平猴魁,全手工制作,一晚上能有这产量吗?恐怕一年的量都比不上。所以从这点来说,您就能明白为何这两年安吉白茶产量大增,而且价格也确实有所下降。安吉白茶基本上算是一种标准化的茶叶产品,其品质主要从几个方面把控。

首先原料得是正宗的安吉本地所产,安吉本地和外县的是有区别的。每年早春时节,大概在三月中旬到下旬,安吉白茶就会上市。但我得跟您说,这个时候上市的安吉白茶,如果市场价格才 1000 元一斤,那基本不可能是安吉本地的。您要是有安吉的朋友,一问便知,当地还没开始采茶呢,哪来的安吉白茶?就像《卧虎藏龙》的外景地那样,采茶时间主要看每年的温度变化,基本在清明节前后开始采摘制作,随后少量上市。正宗的安吉白茶就是如此,如果单从外观判断,几乎没人能一眼分辨出是不是安吉本地所产。我给大家讲讲几点分辨的特点。首先是干茶,您拿到鼻尖,先深呼一口气,再好好吸一口气,闻闻看能不能闻到青草味。如果草腥味很浓,那这茶泡都不用泡了;如果味道较淡,泡的时候草腥味会加重;要是草腥味特别浓,喝到嘴里的味道就更糟糕了,那肯定不是正宗的安吉白茶。咱们刚说过,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鸡汤,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谁家的鸡汤会有草腥味呢?就得是鲜,这就是它唯一的特点。颜值倒是其次,品种选育就像模仿龙井一样,这方面好操作,但口味必须是安吉本地的。正宗的安吉白茶,四月初,也就是三月底四月初才开始上市。

头采的安吉白茶颜值高,鲜爽度也更高,因为早春时节其氨基酸含量更高。这样的茶推向市场,基本 1500 到 2000 元一斤是要的。如果从批发零售的角度,价格可能还要翻倍。我跟大家说的价格一般都是批发价。在这种价格情况下,您再去品尝这茶,细嗅干茶的香味,不应有青草味,而是有一点熟板栗的香气。泡出来也是板栗香扑鼻,绝对不能有一丝青草气和苦涩味,这才是正宗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如果还是又苦又涩,那还喝它干嘛?所以说,任何茶叶都是如此,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您得对比着喝。很多朋友常跟我说不懂茶,其实任何茶叶的好坏摆在您面前,即便不懂,您也能分辨出来,一喝便知。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茶叶的理解和辨识,咱们今天聊新四大名茶,聊到了第四个绿茶,今天就先说到这。之前跟大家说太平猴魁的时候,提到了四种绿茶的口感走向。

今天我还要跟大家说一说绿茶的价格定价是怎么回事。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何早春的绿茶价格昂贵?任何产区的定价,最大的成本都来自采摘人工。早春的绿茶之所以卖得贵,肯定不是那种低矮、标准化茶园产出的。因为要采摘高颜值的嫩芽,靠机器是不行的,机器采摘就像剃板寸,齐刷刷的,采出来的肯定带着长梗,这种茶没人要。哪怕不懂茶的,一看这外观就知道不行。所以说人工成本是最大的支出。像制作一斤龙井、甘露、碧螺春这样的绿茶,大概需要采摘四斤左右的芽。制作一斤干茶所付出的人工成本,就决定了茶叶价格肯定要过千。如果是核心产区的,价格还得翻倍。原因很简单,人家行情好,不愁卖,有定价权,想多赚点。您不买账,自有买账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好茶,价格稍高一点,您该认可还是得认可,想喝到好茶,就得认可,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好的绿茶价格基本都是早春的高,所有的绿茶都这样。

您比如说像龙井,如果是外省产的,可能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但太平猴魁这类,采摘相对来说难度低些,可后期加工比绿茶复杂。咱们龙井茶从采摘到制作成成品,中午采摘运回家,然后开始炒制,一两个小时就能出锅饮用。而太平猴魁得捏尖、整形,后面还要两道烘干工序,得十来个小时,后面的工序费人工,所以价格也会比较高。安吉白茶最大的成本也是前端采摘。您会发现到了后期,安吉白茶的茶叶白化现象不那么明显了,其实没有白化现象,就不能称之为安吉白茶了,这属于低等级的。您看那干茶呈黄绿色,泡出来颜色也不那么黄了,说白了就是氨基酸含量降低了,不再是那种白化的茶叶,价格便宜了,口感也不一样了,叶绿素多了,苦涩味就上来了。早春头采的采摘成本高,我去年去安吉的时候,每次去任何茶具店都会去茶叶收购市场问问今年的收购成本和行情。去年,好多老百姓都叫苦,为什么呢?

三、安吉白茶的价格波动与茶农困境

茶青的价格直接决定茶农的收入。茶农的成本是固定的,如果茶青卖不出合理的价格,茶农就会亏钱。茶农的成本主要是采摘费用,一天采摘一两百斤鲜叶,还雇着二三十个人,每人工资 200 多元,这一算,如果茶青价格太低,那就是纯属白忙活,亏了。没错,就是白忙活,所以茶农们很是矛盾,是遣散雇工,还是继续采摘?倘若这种低价持续数日,他们基本就两种选择。还有个风险在于,要是自家茶园的茶叶卖不动,好多茶农就面临两个抉择:一是低价被收购;二是让茶厂以一斤几元的价格,再加上几块钱的加工费,加工成干茶,然后自己慢慢卖。但对于茶农来说,他们哪有卖茶的渠道?加工成干茶囤在家里更是麻烦。所以想来想去,很多人只能低价出售,到了晚上很晚都还有人在交易,最后谈妥一个很低的价格就卖掉,一个个都垂头丧气地离开。嗯,真的,所以说这茶叶行情真是让人无奈。

常常有这么一句诗,我常挂嘴边,去杭州时也能见到,像杭州制作龙井的叔叔阿姨家里。他们生活条件不错,可你看他们那大玻璃杯里泡的是什么?全是茶叶沫沫。这正应了那句“茶苦伤人,出者留自错”。因为他们深知这茶叶来得不易,能卖钱的都卖了,剩下一点舍不得倒掉,自己慢慢喝。隐身在市井的他们不也一样无奈?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任何一款好茶,倘若大家有幸去茶区体验一番,看看老百姓采茶制茶的艰辛,或许就会对杯中的茶多一份感恩之心。一定是这样的,茶叶作为中国的国饮,绿茶更是我们主要的饮品,健康又宜人。大家不妨品尝品尝,我们今天罗列古今四大名茶时,只是拿出几个典型代表分享。当然,除了这些,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贵州的都匀毛尖都不错。贵州气候宜人,都匀毛尖更是值得一尝。南方的名山大川之间,多有名优绿茶,大家可以好好品味。说到这,多说两句,2000 块钱一斤的绿茶,贵还是不贵?

如今我身边有很多同龄或者更年轻些的朋友,每天一杯星巴克,一杯咖啡 30 多元,有的甚至 40 多元。你可知在批发市场,一公斤咖啡豆才多少钱?您那一大杯咖啡只能喝一次,还不能反复冲泡,30 多元一杯,对吧?可反过来,2000 元一斤的绿茶,一克也就 4 元,一泡茶就算用 5 克,也就 20 元。您去看看茶农付出的辛勤劳作,哪能说贵?当然,我不是说咖啡不好,您喜欢喝,可以自己买咖啡豆自己磨,就知道咖啡的成本和利润了。喝茶有益健康,这是科学公认的。所以您觉得贵吗?其实真不贵,说实话,真的不算贵。别总想着 2000 元能不能降到 1800 元、1500 元,还有 500 元一斤甚至 50 元一斤的茶,那是什么茶?加了什么料?别怪人家卖价高,是您自己不愿出那个价。您拿 500 元一斤的茶算算,一泡才多少钱?一杯也就几块钱,两三块钱连瓶矿泉水都买不到,您还想喝一杯好茶,可能吗?

所以,自己算算这笔账,心里就明白了,茶叶目前还是卖得便宜。我说这话可能有人会骂我,但这是实话。相比大家对市场的认知,您喝得起 3 元、6 元一瓶的矿泉水,喝得起 30 元、40 元一杯的咖啡,让您花 10 元、20 元喝一杯经典有名的中国茶,您却说贵。我也想说,如果大家开始改变饮食习惯,从喝饮料、洋饮料,转而喜欢我们的国饮国茶,那中国茶叶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