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山小种(古)
一、开篇
在上一期的讲述中,我们提及明朝时期,安化黑茶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及政治意义,是“边销茶”,对维护边疆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时至今日,少数民族地区已然实行自治,然而当我们前往内蒙、新疆等地旅游时,会发现众多物品在包装上独具特色,且价格适宜。这无疑彰显出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切关怀。价格存在倒挂现象,实则蕴含着我们给予的补贴,一些边疆地区,政府还在发放免费的低氟黑茶,可以免费领取。毕竟,这些生活物资如同柴米油盐一般,属于必需品,故而在当时必须确保其价格稳定,这对于整个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意义重大。
二、正山小种的登场
我们中国向来以绿茶为主要的饮茶习惯。不过,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之所以能够留存,正是因为它们具备更多的需求。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另一款茶同样基于这种需求,此茶乃是“外销茶”。它与径山茶不同,径山茶影响了周边如日韩等地的绿茶习惯,而这款茶则引领了整个欧洲的饮茶风尚,它就是红茶,并且是红茶的鼻祖。
当我提及红茶的鼻祖,或者说起红茶时,身边很多朋友对于红茶的理解,往往想到的是英式红茶,比如欧洲常见的袋泡茶或者调饮茶。但实际上,今天我要着重跟大家讲讲,红茶的根源就在我们这里。早在明末清初,正山小种便已出现,它诞生于武夷山上游的桐木关。自诞生之后,正山小种漂洋过海,抵达欧洲,并对欧洲的饮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倘若您有幸前往武夷山桐木关,便能看到“正山小种发源地”这样的标识。要知道,这可不是我信口胡诌,就算我想写上“红茶鼻祖”这样的字样,人家也不让啊,权当我是胡涂乱抹罢了。总之,正山小种的发源地就是此地,它也是世界上首款红茶的诞生之所。
三、正山小种的意外诞生
正山小种这款红茶是如何出现的呢?我们要知道,此前在桐木包括武夷山一带,在当时那个节点,乌龙茶尚未正式出现。武夷山桐木这个地方,气候较为寒冷,采茶时间相对较晚。在某个时候,当老百姓从各个村落把自家茶叶收集起来准备制作时,恰好赶上了桐木关这个福建八大雄关之一。桐木关这地方一脚跨江西,一脚在福建,过了桐木关北边是江西,南边就是福建。当时正好有一支部队从桐木关由北向南前往武夷山,在过去,老百姓常常分不清官与匪,一看到这阵仗,还以为是土匪来了,吓得立马撒腿就跑。而这支部队正好在此驻扎留宿,竟直接把茶青当作被褥压在身子底下,这可真是够奢侈的!现在想来,这或许是迄今最奢华的被褥了,毕竟全是茶叶呀!我们如今奢侈点,也不过是拿泡完的茶叶或茶梗做个茶枕头罢了,人家却直接拿茶叶当被褥,还是武夷山桐木的茶叶铺在下面。
经过这一宿,第二天部队整装出发离开了。当地老百姓心急火燎地回来,一看傻了眼,这茶青原本是要用来做绿茶的。关键在于,采摘回来的茶叶经过摊晾后,必须及时下锅杀青,否则茶叶一放就容易坏。经过这么一隔夜,茶叶全都变红了,氧化得厉害,根本无法再按传统方法制作绿茶。这可怎么办?辛辛苦苦从自家茶园采摘回来的东西,一年的收成可就指望它了。没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试着把这茶尽量做出来。错过了最佳的杀青时间,那就杀吧。杀完后发现形状不好看,干燥时也没太用心,毕竟当时条件有限。
要知道,茶叶的干燥环节很重要,古代的干燥方式和现在不同。如今我们有烘烤机、电烤箱等各种机械化设备,很容易达到干燥效果。但在过去,最好的干燥方式,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关家备茶那样,一定是用最好的木炭,没有一点烟火气,等烧到最红亮时拿来干燥,这样茶叶才不会沾染异味。虽说木炭好,但它有烟,容易产生焦糊,所以得挑木炭燃烧最旺盛且没烟的时候来干燥。可当时的老百姓哪还顾得上这些,天气又不好,就直接拿马尾松柴,冒着浓烟来干燥茶叶。结果做出来的茶不再是青绿好看的样子,而是黑黢黢的。抓一把闻闻,一股浓浓的松烟味,当地老百姓看都不想看,更别说喝了,满脑子都是问号。就这样,把茶挑出去,随意处理,反正送到崇安镇上,然后沿着九曲溪,经崇阳溪漂洋过海到福州,再往外出口。
没想到,几个月后这茶竟漂洋过海到了欧洲。第二年,有客商专门前来收购,说去年在这里收过一款有浓浓松烟味的茶叶,还有没有?并且愿意出高价收购。正常这茶值一块钱,人家敢出五块钱。当地老百姓这才发现商机,心想今年可不能错过了。于是,就像之前那样,该杀青时不杀青,进一步发酵,再用浓烟熏制,就这样有了最传统的正山小种,也就是烟小种。所以说,全世界第一款红茶正山小种,就是带着浓浓的烟熏味诞生的。你看,好多茶的出现都是意外,正山小种这款红茶也不例外。黄茶是因为绿茶没做好变老了才变黄茶,而正山小种也是因为这么一场意外,成就了一款好茶。
四、正山小种在欧洲的流行
那这款茶漂洋过海后被谁收购了?又卖到了哪里呢?接下来,我接着跟大家聊聊这段历史。在头一年茶叶漂洋过海的时候,当时正值欧洲地理大发现时期,先是葡萄牙,后来又有西班牙,还有英荷战争等等。总之,整个欧洲各国都纷纷派遣商船前来,他们已然知晓中国有茶叶,于是源源不断的茶叶便向欧洲输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红茶,尤其是在英国、法国、德国这几个国家,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即便当时并非完全同步,但就如今的情况来看,我们都知道现在最流行喝红茶的是英国的英式下午茶。那为什么这么好的红茶,偏偏就在英国生根发芽了呢?要知道,既然各国都喜欢,价格又那么高,按常理来说应该在各个国家都流行起来才对。当时,我们知道德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啤酒文化,法国也有红酒,他们对于外来的红茶,就没有那么痴迷。
而英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泡茶时对水质是比较讲究的,越好的红茶,用软水且水质偏软泡出来,效果更佳。因为红茶本身给人的感觉是温润的,用软水冲泡,能将其美感、润滑度和甘甜的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这款茶在英国扎根生长。而且,在 17 世纪中叶,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下嫁到英国查理二世。在宴会中,她频繁举起的高脚杯里,那来自东方的神秘液体正是正山小种。于是,正山小种先在皇族和贵族圈里流行开来。就像咱们中国的茶往往是皇帝代言,而这款茶是由外国的贵族圈代言,随后上行下效,就流行起来了。
流行起来之后,整个英国为了这红色的液体,真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巨大的代价怎么说呢?很有意思。英国和荷兰为了争夺海上霸权,打了好几次仗,历经三次英荷战争,最终英国把荷兰击败,确立了自己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而且英国来中国,无论是在早些时候的古丝绸之路,还是如今常提及的一带一路,海上运输中,瓷器、丝绸、茶叶一直都是重要的物资,都是他们所渴求的,价值颇高。
我给大家讲一个历史事件,叫哥德堡号。英国有一艘船叫哥德堡号,满载着中国的丝绸、茶叶等物品。抵达英国时,岸上的人都已看见,大家相互招手。要知道,那时候把这些东西运过去获利极为丰厚,虽说海上风险很大,但已经能望见目的地了。结果却触了暗礁,船沉了。按说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怎么就触礁了呢?但事情就是如此。经过打捞上来的茶叶和瓷器变卖后,股东的成本收回来了。可见这其中获利有多丰厚,后来有专家学者讨论,估计船长半路上可能走私了,怕回去账目对不上,所以才有此一劫。这样一来,损失对不上,有的东西飘走了,只能做坏账处理。从这就能看出,我们中国的茶叶、瓷器等物品,对他们是何等重要。英国人对茶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从上到下都钟情于此。什么概念?喝一杯茶,最多花费三块白银,简直贵得惊人。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咱们先聊聊欧洲那边的情况,稍后再讲讲我们这边发生了什么,欧洲那边的事儿还挺有意思的。
五、正山小种引发的历史变革
就这款茶而言,当时的清政府啊,特别固执,在结算方面,就像掌控着全球的货币指数一样,坚持一律使用白银结算,其他的一概不行。你拿东西来换,不行,就要白银,其他的都不灵。正因如此,导致大量英国的白银流入我国。然后呢,英国人也想跟我们做生意,试图扭转贸易逆差。于是,洋钟表、洋玩意儿等等都来了,结果发现老百姓不买账。我们是农业大国,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他们的东西。他们的洋钟表来了,我们觉得自己看太阳就能知道时间,走得还特别准,根本用不着。这让英国人特别气愤又无可奈何,最后就有了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现在任何孩子学习历史都绕不过去的必考题,那就是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中英鸦片战争的直接诱因就是茶叶。可以说,就是因为茶叶造成的贸易逆差。没办法,英国觉得自己亏了,亏了怎么办?他们就向我国输入鸦片,这东西危害极大。而且,他们还在自己的殖民地种植鸦片。同时,他们还两手准备,偷学我们的技能,把我们的茶树树种和工人偷偷运到印度,在印度种茶树,把制茶技术也带了过去,这才有了后来印度大吉岭、阿萨姆的红茶以及后续的故事。
之前呢,由于白银的大量流失,根本没法弥补,最直接的办法,英国就发动了鸦片战争。因为这款茶叶,经历了鸦片战争,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人家提出的最大一个要求就是让开放通商,五口通商。
特别是福州这个地方,当时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茶港呢?就是因为他们想要我们的茶叶,这很有意思。而且后来,因为茶叶还引发了其他事件。比如,茶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诱因。我们都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也就是历史上学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就在那个地方。当时的美国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把茶叶运过去后,收取高额的茶叶税收,引起当地老百姓极度不满。英国想独占茶叶税收的利润,不分给老百姓,结果老百姓暴动,直接把一船茶叶全部倒进海里,从而直接导致了战争。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这款茶,可能就没有鸦片战争,没有美国独立。所以大家也就知道,因为一款茶,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美国现在不怎么喝红茶,当时那是恨透了红茶,因为这茶引发了战争,大家就想跟它划清界限,所以美国当时开始喝可可之类的东西,不再喝红茶了。很有意思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三次英荷战争,不都是为了争夺海上的贸易霸权吗?
六、正山小种在国内外的发展
所以说,一款非常出色的红色液体,真的引发了好多的战争。但是,它在英语当中叫“布莱克提(Black Tea)”,其实指的是中国的红茶。因为我们知道,红茶的外观,茶叶的颜色在全发酵后,由于它是叶茶,而非芽茶。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正山小种,是用全叶制作的。用全叶制作的这种功夫红茶,必然是黑黑曲曲的,所以才被称为“布莱克提”。
那在我们这边又发生了些什么情况呢?是这样的,因为国外对这种茶的需求特别旺盛,我们国内好多地方都发现了商机,纷纷开始制作红茶。正因如此,我们知道了好多的名茶,像祁门红茶,还有闽红。在福建当地,就有好几个品种,比如郑和的、白林的、太阳宫夫的红茶。然后还有湖红、川红等等。反正只要是绿茶产区,好多地方都开始涉足红茶的制作。主要是在抢完绿茶的份额后,就开始做红茶,用粗老茶叶直接加工,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外贸易。尤其是武夷山周边所辐射到的江西、安徽、贵州等地,所产出的这些红茶也一律被叫做“布莱克提”,直接供应给国外。
然而,这款红茶应该说一直持续到 2000 年左右,也就是头十来年之前,我们会发现国内所有产红茶的地方,基本都只是制作而不饮用,老百姓真正喝得最多的还是绿茶。在这些茶产区,像祁门当地的朋友,以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祁门红茶是什么味儿,不喝,只是为了满足贸易需求,为了出口创汇。所以你会发现周边这些地方都在争着做这些红茶,也就从那时候开始,红茶百家齐放,同时出现了一大波红茶。
但是后来,红茶为什么又没落了呢?这也是因为贸易的缩减。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人家有两手准备,人家殖民地自己相当于有了后花园产的红茶,不再需要从我们这里进口了,这就导致红茶出口一落千丈。于是,所有的红茶产区又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比如说福鼎,后来之所以改做白茶,就是因为红茶做完以后没人要了,只能另寻其他的发展途径。
不过在我们国内,近些年来,你会发现祁红、滇红、闽红等各种红茶一直在粉墨登场。包括东山、西山岛上也有了碧螺红,信阳毛尖这边有了信阳红。为什么这两年红茶又这么兴盛呢?就是因为 2005 年以后我们出现了一款叫金骏眉的红茶,从此国内开始喜欢喝红茶了。这块儿后面我们在新十大名茶的故事里面,咱们会说到正山小种红。
七、正山小种的特点与魅力
时至今日,红茶可谓是声名远扬。倘若大家喜欢喝红茶,那么必然会接触到正山小种。正山小种如今大致有几种呢?大致划分的话,一种是有烟的,即传统的烟熏小种,是用松烟熏制而成,这算一类;另一种则是没有烟熏的。严格来说,这两种都被称作小种红茶。红茶主要分为三大类:红碎茶、小种红茶、功夫红茶。红碎茶是以揉切代替揉捻,揉碾完成后进行发酵,这种茶是碎的,多数用于制作袋泡茶。水冲进去后,第一道味道特别浓郁,加牛奶、加糖做调饮,口感极佳,而第二道就没什么滋味了,所有的内质都在第一道中展现出来,仅此一道。
在小种红茶当中,就像我刚才所说,专属桐木的小叶种红茶制作出来的红茶里面就包含正山小种,正山小种有传统烟熏的,也有无烟的这两种分类。再者,其他地方的比如滇红、宁红等所有的红茶都统称为功夫红茶。基本上,这就是红茶的三大类别。
所以说,大家在了解红茶、喜爱红茶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正山小种。它可是世界红茶的鼻祖,产地在武夷山上面的桐木关。大家去武夷山旅游,桐木关如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不了,但正山小种还是能喝到的。不管是烟熏的,还是为了迎合大众需求制作的无烟熏的,这种茶都带有典型的桐木关的生态气息,味道极好,汤色黄亮。传统红茶汤色多为红汤,而它是黄亮的,闻起来带有武夷山桐木关野山野花野草的自然气息。
这款世界第一款红茶,大家真得尝尝。我个人喝烟熏的正山小种稍微有点不习惯,但喝无烟熏的感觉挺不错。而且红茶香气浓郁,确实适合做调饮。像正山小种,说实话,传统的正山小种也好,无烟熏制的也罢,每个人的口感不尽相同。有的人就喜欢烟熏的,觉得像吃腊肉一样过瘾,并且烟熏的小种更耐存放。按照国家规定,红茶常温存放三年即可,但烟熏的小种我自己存放了十多年,反而越放越好喝,味道很棒。
大家应该都可以尝试一下。正山小种作为一款能在世界上掀起巨大波澜的茶,您要是没喝过,那可就遗憾了。现在正山小种价格也不贵,今天我更多地是想和大家分享这款茶。它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款茶。为什么今天要和大家说呢?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了解中国文化中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您要去了国外,给朋友带特产可别再带红茶了,没必要。人家来了都找正山小种呢,是吧?
正山小种的条索比较碎,比较紧实。有的是因为条索干了之后,比如打了一些小泡包装,可能会显得更碎。它跟岩茶一样,怕挤压,一挤压容易碎,但刚做出来时条形还是挺完整的。并且正山小种区别于其他功夫红茶,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没进过“青楼”的小种不是正山小种。这里的“青楼”可不是古代那种意思,别误会。在桐木关这个地方制作正山小种茶,进行烟熏环节和后期干燥环节,一定是在木制房子搭建的大房间里,因为叫“青”的楼房,所以才叫“青楼”。
总之,正山小种这种独特的工艺,有着独特的魅力,区别于其他功夫红茶。
正山小种诞生:大约 16 世纪末,正山小种红茶在福建省桐木关产生 。相传明末 1568 年左右,北方军队路过桐木关,村民躲避时茶青被积压发酵变黑,茶农无奈搓揉、烘干后挑到星村茶行贱卖,没想到却引起轰动并迅速走俏,因其汤色红艳得名红茶。(故事是胡编的)
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加工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 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 “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 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武夷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乌茶起源–>乌茶演变为乌龙茶和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