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叶的香气
青叶醇,高浓度具有青臭气,低浓度具有清香气,沸点在157度。另外,在萎凋过程中,青叶醇一部分产生异构,形成反式青叶醇,具有清香气。
叶温80度,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被钝化了,不可逆。
部分氨基酸有海苔味、紫菜味、鲜甜、腥甜。
以三大目的为导向: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以不发酵为目的,如绿茶,其香气形成机制以热效应作用为主;
以全发酵为目的,如红茶,其香气形成机制以脂质降解作用为主;
处于两者之间的半发酵目的,如乌龙茶,其香气形成机制以水解作用为主。
至于白茶、黄茶、黑茶,也可以按发酵的目的进一步分类,白茶和黄茶接近绿茶,黑茶更靠近红茶。
热效应(绿茶)
高温条件下,通过美拉德反应(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间的反应)形成吡嗪类、吡咯类及呋喃类、糠醛类等焦香、甜香物质。
水解(乌龙茶)
以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型香气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香气化合物游离出来,如橙花叔醇、香叶醇、芳樟醇等具有花果香的香气物质等。
偶联氧化作用引起的脂质降解(红茶)
在酶促氧化一发酵过程中,儿茶素先氧化成邻醌。邻醌很不稳定,一部分邻醌可聚合成邻苯酚醌或茶黄素(继续氧化成茶红素、茶褐素),另一部分可以还原成儿茶素,此过程中,氨基酸、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醇类被氧化而形成紫罗酮、茶螺烯酮、二氢海葵内酯、醛类、醇类、酸类等花香、甜香重要香气成分。
绿茶温度与香气
在绿茶的杀青和干燥过程中,绿茶的香气由原来的青气转变为
清香 → 海苔香(蒸汽)→ 嫩香(高山)→ 花香(150-200度沸点) → 果香(230度沸点)→ 板栗香(237度 沸点) → 熟栗香(玉米香,熟谷物香)→ 豆香(高火炒 240度沸点,实际炒茶170-200度左右)→ 火香 → 焦香
『中火炒出板栗香,高火炒出豆香』
茶叶发酵程度与香气
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