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3ctea

茶癖

茶癖 病名。嗜茶太过,积久所致的癖病。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儒门事亲》卷八:“好茶成癖,积在左胁。”证见饮食减少,面黄,乏力,腹痛等。《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用磨积丸、星术丸等方。或用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服。 普洱生茶尤甚。

滇青工艺

1951年《中国茶讯》第二卷十一期刊登的冯军《云南茶叶产销概况》一文中介绍的普洱茶制法,代表了当时普洱茶的制法,具体可分为初制和复制两部分。 初制方法为每次取鲜叶2-2.5千克置铁锅中炒萎,用手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后即成毛茶,亦称散茶,即现在的云南晒青茶,简称“滇青”。 ...

树龄检测方法

如果你使用周长,你需要做一个计算来确定树的直径:直径 = 周长除以3.14(圆周率)。 然后用树木的直径乘以它的生长因子来计算树的年龄,这是由物种决定的。公式如下:直径 X 生长因子=树龄。 ...

微生物发酵的4大霉

黑茶在渥堆中微生物群落主要是酵母、霉菌和细菌。 其中以酵母菌最多;霉菌则以黑曲霉占优势,其次为青霉;细菌为无芽饱短小杆菌等。 因为霉菌能利用各种多糖作碳源,它们代谢的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双糖和单糖,使酵母菌有了足够的营养,于是迅速繁衍。霉菌和酵母菌大量繁衍的结果,抑制了细菌的生长。...

近代普洱发汗茶(发酵历史)

近代以来普洱茶发汗工艺发展的总结: 1,民国时期 1927年:胡作舟在《栽茶浅言》中介绍,制茶先将茶叶用甑蒸或锅炒,第一次炒至叶瘪,取出揉搓,略凉后放屋内干净地面让地面吸水,数小时或次日再放日下晒,随晒随揉,遇阴雨可用锅炒。这表明当时普洱茶制作已有发酵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