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茶

安徽休宁松萝

一、徽州印象与反差

说起安徽的茶。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我们古徽州的这些特别壮美的,这些风景就像立马可能就会想起来汤显祖的那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觉得好多人去游黄山呀、去宏村呀,都是奔着这句话去的,是吧?

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美丽的大徽州,在以前的时候的话,其实还有一句当地的俗语,叫“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你看这一个反差其实是挺大的,一个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辈子都想去一趟。再一个就是说白了,你上辈子没干什么好事,你才生在了徽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这真的就是古徽州在没有繁荣富庶之前的真实的写照。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徽州府的话,跟现在的地域差不多,它在安徽的最南边是吧?它有歙县、黟县、休宁、祁门,还有这个绩溪,以及现在已经属于江西的婺源了,这六个地方组成了这个徽州府。古代的徽州府,“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

所以说这个地方,它一定是一个隐居避难,逃离战争的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说从古至今这里鲜有战争,当地老百姓过得是很悠闲的。也就因为如此,在中原大乱时代的话,就成了中原的世家大族避难的地方。

二、人地矛盾与徽商崛起

从这个人口的统计,你就知道这里人来的有多少了。从宋朝靖康之难的时候的话,这里也就才十几万人,一直到了明万历年的时候50多万,到了清朝乾隆到嘉庆的时候240多万。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战乱,没有战祸,然后它的人口才会急剧增加,所以说在这个地方的话,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就出来了。本身这个地方就是个山地,种稻米的地方它本来就不多,然后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大帮人,这些人的吃怎么解决?

所以说在那个时候的话,人地矛盾出现以后的话就很麻烦,到了明朝的时候的话,基本上就是靠江浙以及江西的米来维持生计。

休宁县志记载“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殍,五日不至有昼夺”。什么意思?

大白天我就敢抢劫去了。到了这么一个程度,所以说在这个情况下的话,当地的人为了生存,只能往外走、往外经商。所以说就有了那句“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当年胡雪岩十几岁,自己一个人就走着小山路就去杭州当学徒去了呀?所以说你会发现那时候的徽商多数都是在那时候走出去的,从明朝的中期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的300多年,应该说是在中国的这个商业团队当中创下了一个非常的传奇。徽商非常厉害,而且徽商不光是经商厉害,他在形成的政治气候当中也很厉害。徽商是儒商,徽商是挣了钱以后他是知道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要去学习,要去进步。

所以说你去逛这个,你去这个徽州古镇,你去逛逛,包括这个整个的沿长江这一线的这些。好多的江南的这些城市,你去看,徽派建筑居多。然后你到了这个安徽,你会发现各种的、一个连着一个的这个贞洁牌坊,这都是徽州女人的血泪史啊。

徽商缔造了他的这个物质的这个财富,然后的话也不忘自己去修身养性。在自己的这个老家,建立起一个精神的家园,所以说我对徽商还是蛮喜欢的,他们做事情比较团结,特别的重诚信,这一点才是他们的一个根基。

你看在那个时候的话,徽商做的四大宗买卖。一是盐,我们知道,一直到清朝晚期的时候,都是徽商控制盐铁专营。再就是是当铺、木材。最后就是茶叶。

我们知道明朝以后我们喝茶的方式改变了嘛,应该说是中国茶叶,包括以徽茶为代表的茶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徽商起到了很重要的一个作用。

三、徽茶之首——休宁松萝茶

所以说我们徽州茶第一个茶要从哪聊起呢?我跟大家说,不是瓜片,片不是毛峰,也不是祁红、猴魁,而是另外一款默默无闻的幕后的英雄。这个英雄的地位,绝对在徽茶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最开始明清外销茶的两大主角,其一就是它,更多的2/3都是它。

哥德堡号我们知道啊,以前的瑞典的哥德堡号,370吨的茶叶当中,最多的就是这款茶,到了清朝的时候,这款茶就成为了徽茶的代名词。

可见,它比我们说的十大名茶里罗列出来安徽四大名茶要更早出名,这个茶在欧洲,成为欧洲人对绿茶的代名词,这款茶叫什么名字呢?叫松萝,修宁松萝茶。

我们知道茶叶的进程经过了唐朝的蒸清,到了宋朝的点茶,到了明朝,我们开始废团改散,以后开始喝那个绿茶,喝不是那个茶水分离了吗?真正跟现在的饮茶意义是一样的,那绿茶从蒸青到炒青的过渡,这款茶被称之为炒青的鼻祖。

所以说这款茶从它的历史地位,包括现在的传承意义上来讲的话,包括在徽茶之众当中我们。都应该拿它作为徽茶之首,修宁松萝茶。

修宁这个地方,大家一听也挺陌生的,修宁就在黄山跟前,现在就分属于就属于黄山市了。以前休宁这是状元之乡,以前不止茶叶有名,更多的人是产状元的。

徽茶最早的一个记载啊,在东晋作品的《桐君录》当中,有提及:“酉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在汉、晋时期啊,其实这个庐江郡就是我们现在的像六安啊,合肥,安庆这些地方,就是囊括了现在的安徽的产茶区了嘛。

所以说在明朝以后的话,我们这个茶叶的这个竞赛的规则一下子就变了是吧?你看宋朝的时候的话,龙团凤饼就是讲雕刻了,明明是一个喝的东西,你都得讲究这个外观去。然后到了明朝以后,废团改散,朱元璋穷古出身,说这个喝茶这个事情,我们搞简单一点,不要这么劳民伤财了。

所以说在这个时候的话,徽茶应该说,沉寂这么多年,就跟当年的这个卧薪尝胆的楚庄王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诶!

因此,从徽茶的这个问,因为这个松罗茶的这个问世啊,然后的话就把中国的茶叶的喝茶的方式、制茶做茶的方式,都进行了一个大的改革。

四、松萝茶的起源与和尚的关系

松罗茶怎么问世的,松罗茶怎么来的?

每一个爱茶的人都应该要了解这一段历史,松罗茶叶的出现跟很多历史名茶的话有很多相通点,就是跟和尚有关系。我们茶叶当中的话,跟和尚有莫大的关系,禅茶一味从古就绑在了一起。

在唐朝的时候我们知道,北方是不怎么喝茶的。自从泰山底下灵岩寺有了降魔法师,大兴禅宗禅教,然后的话每天打坐,为了使这个打坐不瞌睡,傍晚又不吃食。所以说又能提神、又能填肚子,然后开始主张,喝点茶吧,喝点茶,提神还能填点肚子。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会发现种茶、制茶、饮茶就成了生家修行的一部分了。

在这种情况下的话,使这些茶的制茶的工序就由僧人一点一点儿的传播开来了。僧人绝对在中国茶叶的,尤其是制茶工序的这个历史进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龙井茶之初,不就是起起于僧人嘛。包括武夷茶的那个故事,这个天心寺跟这个大红袍的故事也是一样的呀。

休宁松罗茶,它这个故事还真就不是杜撰的,修宁松罗,它在黄山的南脉海拔并不高,800来米儿。然后在这个地方呢,在史料当中记载,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僧人在这里建寺,就在这里种茶了,这是有历史记载的。距今1400年了,很久远了。所以说休宁松罗茶有茶的历史可能是更早。

唐朝的时候的话,佛门清规禅茶一味当中的话,已经有茶作为修行的一部分了,那你这家门跟前就能种茶的话,你干嘛不种啊?有人往佛门送点东西的话,你还可以回馈点自己种的茶,是不是这个道理。

五、松萝茶的制法与传承

从默默无闻唐朝一直到明朝,又过去了几百年。

某一天,休宁这里来了一个云游的和尚,名字叫大方和尚。他是从苏州虎丘来的,我们知道虎丘到现在还有那个佛塔,很有名的。从虎丘过来,在这里修行。他就把虎丘茶的制茶工艺带过来了,又在虎丘茶的制茶工艺上进行了改进,开始有了松罗茶的制法。

而这段当中的话,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冯时可《茶录》当中有一段儿很重要的一个文字记录。说“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

可见,在万历年间的时候的话,徽州的茶肯定不出名,一向没有好茶,最近出现的松罗茶最为流行。虎丘的大方和尚在虎丘住了很久,知道虎丘茶的制作方法,他来到了安徽的松萝山,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有很多茶,他采过来后焙制做茶,比较好喝,人称松萝茶。后面说,

采集的嫩度不如虎丘天池一带的茶,可见采摘的标准稍微放宽了一点,你看徽茶的采集的嫩度远不及其他地方的采集的嫩度。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这个是个很重要的字眼儿,

说明这个茶比天池茶香了。

中国茶为什么现在绿茶当中炒青能成为我们绿茶当中的江湖老大?尤其以龙井为主,就是因为炒青茶是优于其他茶的香气。你想想,就像你们家的菜一样是吧?你要是你爱吃那个蒸的还是喜欢吃爆炒的,肯定爆炒的,香有味儿嘛。

所以说也就因为如此,蒸青到后来的炒青以后的话,一下子就被文人墨客、茶客所喜欢。他是真香,喝茶的时候,就是一个求香的过程,对你喜欢喝兰香,你喜欢喝栗香,他喜欢喝豆香。就是一个求香的过程。

然后味儿他说到了,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儿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伯仲之间肯定是说的虎丘,还是比他要好一些。

虎丘茶在当时其实是更有名,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在江浙一带,这是文人荟萃的地方,虎丘茶当时据说特别有名,然后都想喝虎丘茶。

结果在这个天启年间的时候,巡抚来抢虎丘茶,这个僧人拿不出虎丘茶了,拿不出来就打人。这些僧人被打以后,气不过就一把火把茶园全烧了。所以说从天启,明朝末年以后,虎丘茶就绝迹了,然后绝迹完这些僧人就四处逃窜去了。为什么?你拿不出茶来,也是死。我不想惹这些是非了,我是来修行的。

所以说,大方和尚,在这之前,虎丘茶没有绝迹之前的时候的话,从虎丘山来到了松罗,以虎丘茶的这个技法改进了松罗茶的技法。是一种炒、烘结合的一种松萝的技法,使松萝茶开始走红。

然后松萝茶走红以后的话,就开始慢慢的往外传递。我们知道这种茶叶的技法的传递是很方便的,云游和尚各处来交流。僧人之间的佛事的交流,也会掺杂着茶事的一个交流。

到了后来的时候,明清时期的这个还有另外一款名茶叫岕茶,有的地方也念卡。就是这个稠荫和尚,他从这里学了松萝技法,改造了岕茶,它的前身就是阳羡茶,宜兴这个地方贡茶,这个茶在当时明清时期在当地特别有名。

你会发现很多茶在每个历史时期,它的制法,它的工艺都不一样,叫法也不一样。

六、松萝茶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我们刚才跟大家提到的中国明清外销茶当中的两大主角。一个是松萝茶,再一个就是武夷岩茶了,2/3的茶叶都是松萝茶,松萝茶在了欧洲都已经成为绿茶的一个代名词了。到了16世纪初的时候的话,主要还是松萝绿茶,后边才有了小种红茶,其他的茶叶的一个出现。

这个松萝茶对于当时的出口,是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一个作用的。

所以到这儿我们也不光理解,说我们是出口茶,全是那种红茶啊,欧洲人只说红茶。其实我们的绿茶也是在出口的,比如像松萝绿茶。

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出现后,这个西方国家因为对红茶的需求量太大了,导致贸易逆差太大,后来往中国销售鸦片,运鸦片的同时,人家还有第二套方案,东印度公司派来的这个间谍罗伯特·福琼,就是把中国的茶树、茶籽儿、茶的技术,全偷都走了。就在那个时期的话,从印度、斯里兰卡这个地方的话,就开始出现了茶叶,

罗伯特·福琼,他游历的地方就两个地方,一个是黄山,一个是武夷山。

到现在为止,你会发现外国的这个印度、斯里兰卡这些地方所种的这个红茶当中,他们的母本的根,好多就是来自于这个安徽和武夷山这两个地方茶种。

所以说,徽茶在当时来讲的话确确实实应该说是成为了这个绿茶的一个皎皎者,以至于到后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出现了一款最有名的乌龙茶,乌龙茶的鼻祖是岩茶呀,岩茶怎么出现的呀?

武夷茶,在宋朝的时候,在建阳一带,这里官方的那个北苑茶场。然后的话,到了元朝,元朝就去这个武夷山的九曲溪建贡茶基地了,真正到武夷山去了。

反正只要被皇帝霍霍过的地方,这些茶树基本上都被霍霍光了,就在这种情况下的话,经过了宋元时期,到了明朝。清明末清初时候,武夷山的茶已经元气大伤了,一绝不振了。那时候的茶,追求嫩度,武夷山的茶,你跟江浙一带的比,你怎么去求嫩啊?所以元朝后,武夷山的贡茶一下就从从神坛上就掉下来了。

到了明朝,换了规则后。这个武夷山的茶人们看到了这个历史的这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毕竟武夷山到黄山也不算太远。武夷山就从黄山聘请了黄山的僧人来武夷山教武夷山人制茶,最初的武夷山的茶,那时候制作的夷山的茶,叫武夷松萝。

你会发现,在那个时候,各个地方都会叫当地的茶,后边带上松萝。

可见,在这个时候,它不只是指的修宁松萝这一款茶,而是一种技法。它代表的是一种做法。

武夷松萝就是武夷山,按照松萝茶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这种茶。

松萝茶,我们知道它的制成当中的话,就是说白了,从原来的蒸到后边的炒,然后干燥环节的话,还要有烘,有了烘焙的一个概念,茶在这个时候才能提香啊,才有它的香气。

武夷山的茶,你想想我们从绿茶从最初宋朝时期的时候那个,只采那个最细嫩的给皇帝做龙团凤饼,那个时期,到后来的时候,武夷岩茶是讲究什么呀?要炒要焙,尤其是武夷岩焙法,叫实甲天下。

现在一说焙茶,你首先脑子应该想到就是武夷岩茶,他一定要焙火呀。那最初的从哪来,就从松萝茶来的。

从以前只是做简单的,这个应该说蒸青,后来再向炒青过渡的时候,炒、焙都学来了,都是学的松萝,说白了有了休宁松萝,才有了武夷松萝,有了武夷松萝,才有了乌龙茶的鼻祖。

所以说从这点上来讲的话,这个松萝茶不只是炒青的鼻祖,连乌龙茶都是从他这里来的,技术发源。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松萝茶,它的历史地位是很高很高的,基本是一统江山。

所以说你看包括到了婺源也是一样,到了《婺源县志》有记载:“”茶:常品为多。其云‘松萝茶’者称佳品。须得地气,又加人工,未易为也。松萝山在休邑,借名耳。”

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这里的话,也有按这种方式制作的茶。当地称婺源松萝,这个松萝山在修宁这个地方,我们现在之所以叫婺源松萝、叫武夷松萝,其实就是借它的名字。

为什么借他名字?第一技法,来源于它,第二还有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就像马连道卖茶叶的一样,你很少能见到说卖武夷岩茶的,它挂一个名字叫武夷岩茶,他都会挂大红袍,为什么呀?一说武夷岩茶,啥茶呀?不知道,但是说大红袍,这个知道。

可见,松萝茶在当时有多有名,我这个茶我说婺源茶没人买,我说我是松萝,哎呀,这个好。可见当时这个松萝有多时尚,你提到松萝就抓住人的眼球了。

七、松萝茶的品质与现代传承

松萝茶好,它的品质是很好,为什么说大家能那么多认可?那肯定是得益于它的这个产区,特殊的品种以及它的独特的技法,包括到现在我们判定一款茶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茶的品质:产区好、茶青的来源好,另外的话就是技法好,制作工艺好。就是生长环境、品种和工艺。

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东西,休宁松萝这个地方,它处在一个北纬30度黄金产茶区,就在黄山跟前,所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绿茶的产茶区。所以说产绿、茶炒青绿茶的这个黄金带上。

在明朝的时候的话,做修宁的松萝茶技法。采摘、制作技法都已经很独到了,当时的记载“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

太早则味不全,就说白了味儿欠,太嫩了。

太晚则神散,就是又太老了,然后的话,这个茶的韵味又不足了。

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

跟我们现在的采茶时节一样契合,以谷雨前为上。

那我们现在做茶的时候,包括整个黄山的茶区域,清明前也在采茶了,那为什么现在清明前能采茶了呢?不是说清明前适合采茶了,而是现在引种的品种都是早熟品种。就是大家都着急都嘴急,因为我们不知道被谁传了一个,一定要喝明前。其实明前茶就是人家江浙的事儿,然后到了安徽,那我跟他去竞争,去角逐的时候的话,那时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

很多茶的品种的引种,就是因为早熟这两个字儿来的。就跟那个阳澄湖螃蟹似的,我们每年都要赶着中秋节前后上阳澄湖,其实不是最佳时机,真不是最好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每年的在11月份天有点冷的时候,那时候才肥呢。

这个茶一样,你不要迷信一定要喝明前的,这种茶就是在谷雨前五天最好。

比如龙井的这个群体种茶,你想喝在这种豆香里面,还有兰香的这种龙井,你别着急,最好是等到清明节那几天,而不是清明节前头15天。我跟你讲北京老字号头15天就上市的那个卖万八千的那个龙井43号早熟品种群体,那是人工重新孕育出来的。

所以说任何时候真正喝茶的人不要嘴急,要耐得住性子,要品当地原生的、土种的东西,这个才是正根。

人家说采的时节是谷雨,前后几天,在那个时间节点采制出来的茶,进行合理的制作,就能制作出上好的这个松萝茶。就咱们说的有芽有叶。

现在大家还能不能喝到,能喝到这点上,我觉得还是很好的,我们这得尝尝一定休宁松罗茶,

我跟你讲,现在休宁当地有个很大的一个茶企,当然休宁松萝茶因为国内的销售不是很好,人家这个茶企的主要的。主要是做出口的出口创汇,主要是到现在还是出口还是延续了休宁松罗茶最原始的任务。

这款松罗茶的话,大家有机会你网上一搜王光熙,王光熙既是人名,是他们老总的名字,又是品牌的名字,修宁松罗茶。

现在的工艺很多绿茶的工艺都已经很接近了,首先,采青、摊青,然后到杀青、揉捻。

只是说现在的这个修宁松罗有条形的,有针形的,还有卷曲形的,一律是在后边揉捻完了以后,我们想要什么形状进行这个做形就行了。

它醇厚度,其实它还是延续了这个徽茶的那种醇厚度。然后比较耐泡,香气也足,它非纯芽茶,它有芽有叶的话,它的耐泡度就更好。休宁松萝中讲究有三重,就是颜色重、香气重,味道重。然后颜色发绿,香气比较高,味比较浓。

八、松萝茶的意义与期望

最后的话,介绍这个休宁松萝茶,一是想让大家知道他在我们茶叶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另外的话。也是希望大家更多的去了解这款茶,然后的话,这是最具我们中国文化的东西。